親愛的天使:
上班的日子很容易扼殺創意,
今天想不出有趣的事情來寫,
我還是趕緊把崁甲系列文寫完吧!
晚上要見一群陌生人,
吃完飯希望來的及去嚮往以久的秘密噴泉拍照。
這篇文先壓著,
也許12點前我會改變心意分享更有趣的事情。
孟修 2012.07.06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哈哈!果然搞太晚,
最上面是噴泉的照片有機會再介紹這地方^^
孟修 更新於2012.07.07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崁甲台語發音類似“盪甲”,
通常對不懂的人我都會說指甲長到肉裡面。
不算稀有病症,
但症狀的嚴重程度差異很大,
比較離譜的是我瑜珈老師的孩子每半年發作一次,
我則是安然度過10年沒有再拔指甲的痛苦。
發生的原因我是天生的,
不過既然當年都傻傻的問醫生,
我就把醫生乎巄我的回答轉述一遍。
1. 著包覆過緊的鞋子 (當年都穿大兩號的籃球鞋還會太緊?)
2. 甲溝肉太肥厚、大腳趾外翻角度過大 (現在的體重才是真的肥厚、外翻,油都快湧出來了)
3. 不當的趾甲修剪 (不是剪短就好了嗎?)
4. 先天性的甲面過寬 (我還有先天性的臀部腰間過寬)
5. 捲甲 (這不是狼人、吸血鬼的專利?)
6. 因扁平足使大腳趾容易著地而感染引發 (腳著地也不正常?難不成真的要用飛的?)
我是天生甲面過彎 成半圓型,(如下圖,沒有很噁心膽小者也適合觀賞。)
說真的這個型狀像兩把刀向下切,
崁甲是必然,
這除了拔掉還能怎麼辦?(無奈~)
上網查詢的話有很多另類的醫療方式,
像美甲、沐足或上海澡堂給專業的修甲師傅,
印象中也有中醫也來湊熱鬧提供治療方式。
西醫則認為這是一個小問題,
他們對付崁甲的一千零一招就是滿清十大酷刑“拔趾甲”,
但病患拔完後又復發,
每半年就拔一次,
要是我也會病急亂投醫。
當初醫生也曾提出一個一勞永逸的方式,
“全部燒掉”
聽完我嚇死了,
又不是雜草 春風吹又生,
造就後十年自學成為修甲師傅。
直到最近這次崁甲初期沒有細心照顧,
中間剛好碰到比較煩心的事,
結果(哭哭)修到只剩0.3cm還是崁甲,
看我妹四五年前兩腳開刀治療癒合的不錯,
心理好生羨慕所以也找了同個醫生,
“燃燒吧!燃燒吧!火鳥”
小朋友沒事真的不要亂學,
哥哥試完的心得是,
幹! 好痛。
延伸閱讀
留言列表